赴港 IPO 首日,赛力斯为何开盘破发?
文 | 时间线Timelines,作者 | 王志,编辑 | 周易
带着冲向国际市场的目标,赛力斯终于成功登陆港交所。
11 月 5 日,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前期准备之后,赛力斯以 131.5 港元的发行价,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证券代码为 9927。由此,赛力斯正式成为一家同时在 A 股和 H 股上市的企业。
而从整个行业面来看,它也是继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车企之后又一家成功登陆港股的中国汽车企业。
不过,对于赛力斯上市,资本市场的反馈并不是特别积极。

港交所数据显示,赛力斯的首日开盘价为 128.9 港元,较发行价跌 2%——截至本文发稿前,赛力斯的股价最高跌幅超过 5%。而在赛力斯早已经登陆的 A 股市场,赛力斯在 11 月 5 日的股价也出现了超过 5% 的跌幅。
值得一提的是,赶在登陆港交所的前夕,赛力斯交出了一份略显波动的成绩单。
具体来说,纵览这份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财报,不管是单季度视角,还是从 2025 年的整体视角来看,赛力斯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没有呈现出趋势上的一致性,反而有些相悖。
比如,在第三季度,赛力斯的营收同比增长了 15.75%,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 1.74%。
同时,在 2025 年的前三个季度,赛力斯的总体营收达到 1105 亿元,同比增长 3.67%;而净利率为 53.12 亿元,同比增长了 31.56%;扣非后净利为 47.68 亿元,同比增长 26.7%,营收增幅远远小于净利润增幅。
很明显,赛力斯的业绩正处于波动之中。
当然,对于已经登陆港股市场的赛力斯来说,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是这份成绩单——从长远来看,作为一家在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赛力斯是否具备更大的未来想象空间,才是一个真正值得仔细考察的着眼点。
超高速增长已结束,但增长还在继续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赛力斯的角色,有其难以复制的独特性。
毕竟,在众多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目标寻求发展转型的中国车企之中,赛力斯是与华为合作最久、绑定最深的那一个,同时也是华为的诸多车企伙伴中合作意愿最为坚定、业绩受益最大的那一个。
甚至完全可以说,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赛力斯实现了「逆天改命」。
其中一个典型的证据是,2024 年全年,赛力斯的营收达到了 1451 亿元,相比于 2023 年全年的 358 亿元,同比增长了 305.5%——这样的超高速增长,对于赛力斯这样一家车企来说,堪称奇迹。
同时,伴随着这一营收,赛力斯的汽车毛利率从 2023 年 7.2% 增加到 23.8%,同比增加了 16.6% 个百分点。横向来看,赛力斯的 2024 年毛利率表现,超过了特斯拉、小米、理想等一众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净利润方面,赛力斯也扭转了 2023 年全年亏损 24 亿元的局面,在 2024 年实现了 59 亿元的净利润——根据赛力斯在港交所招股书中引用的来自于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它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可以说,赛力斯在 2024 年的高速增长,确实为它在 2025 年向港交所发起冲击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然而,进入到 2025 年,情况发生明显的变化。
具体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赛力斯的营业收入为仅 191.47 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 27.91%;在前一年的超低基数下,Q1 净利润同比增长 240.6%。受到一季度业务影响,赛力斯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 4.06%,净利润为 29.41 亿元,同比增幅回落至 81.03%。
基于这个背景可以看到,赛力斯在第三季度的营收表现,实际上是对 2025 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做出了很好的正向支撑,同比增长由负转正;但与此同时,在净利润方面,三季度的同比增长为负,带动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步增长幅度进一步回落——至 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