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虹桥HUB大会聚焦中企出海,在全球化浪潮下破局扬帆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2025虹桥HUB大会今天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以“桥连世界: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出海”为主题,全面聚焦虹桥“桥联世界、通达全球”的战略优势,深刻阐释以服务企业出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议题。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商务部共同主办,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承办。
拓展国际循环,既是我国当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围绕“中国企业全新全球战略”为题,深度剖析了在全新的国际经贸格局下,中国企业出口战略布局的演进态势和典型模式。

“根据高盛报告,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营业收入为16.0%,2028年预计升至20.6%。汽车、零售和资本品行业领先,2024年头部出海公司平均海外收入占比已占34%。展望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营收比重会越来越大,逐步成为跨国公司,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他说,中国企业正以“加速度”走向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也变得更为多元。“以光伏、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制造出口,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产业链为代表的供应链出海,以电商、游戏、社交软件和快时尚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出海,是三种典型模式。”朱民说,如果说出海企业搭乘各种船舶走向世界舞台,虹桥就是一个最好的码头,“中国企业出海的大潮不可阻挡,我们有幸见证这一新的历史时刻,构建起以中国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1953年,我的祖父老杰克·佩里率领英国的商业代表团访问北京,达成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首个贸易协定,这个协定价值三千万英镑。那一刻起,48家集团正式成立,70多年来,我们已经将数千家国际公司介绍给中国。”英国48家集团主席,伦敦出口公司总裁杰克·佩里讲述了其家族长期致力于推动中英经贸合作,以“破冰者”角色为两国贸易搭建桥梁的故事。
“破冰1.0是我祖父的时代,当时中国需要贸易,他成为了一个贸易商。破冰2.0是我父亲这一代,当时中国需要的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技术的转让,他也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工业化、现代化,而在破冰3.0就是我这一代。”杰克·佩里说,如今不需要其他人把技术带到中国,而是需要合作伙伴把中国创新带到国外。
“中国在人工智能、现代化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领导力,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些创新走向世界,确保中国的技术进入市场,并且被理解和信任。”他以中国智造的机器人为例,要帮助它走向全球,要从市场准入入手,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全球信任的品牌,通过合作,而不是竞争,通过连接,而不是孤立,达成行业的高水平开放。
“新一轮再全球化正在悄悄发生,中国是一个最大的推动者。”成为资本董事长、观察者网董事长李世默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这一轮全球化的最大动力不是低关税、廉价劳动力等,而是中国科技的全面突破。“全球每年40%理工科毕业生来自中国,工程师红利和科技红利正在全面释放,中国正在进入厚积薄发的新阶段。”

当前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在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三大公共平台目前已汇聚280多家市级认定的各类总部、500多家专业服务商,以高品质服务护航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面对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切实所需和急难困惑,本次大会发布了由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联合多家知名专业服务机构特别打造的《中资企业出海指引》和《虹桥出海案例》,以高质量公共知识产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源自虹桥的系统性支撑。
《中资企业出海指引》深刻洞察从“贸易出海”的1.0时代,到“品牌与本地化”的2.0时代,再到如今“全球化深度运营”的3.0时代的演变历程。内容全面覆盖全球市场新规则、战略规划、供应链、法律合规等核心挑战,并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迈向全球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份全景式的战略地图与实战手册。
《虹桥出海案例》汲取了一批中国企业从虹桥扬帆出海的卓越典范,案例横跨餐饮、科技、制造、医疗、物流与金融等多个领域,覆盖从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到品牌出海、标准出海的各个层次,生动展现出源自虹桥的“中国方案”的多元与活力。

同时,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及中国银行等权威机构支持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3.0”在本次大会进行了发布。3.0版本深度融合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虹桥)分平台建设要求,系统整合企业国际化发展、国际人才培养、国际经贸合作、国际科创联动等重点功能,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为企业提供从战略规划、人才输送、园区落地到创新联动的一站式、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全力构筑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超级服务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