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乌海这座“储能巨无霸”年底并网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13:56
Author绿色速递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澎湃绿色发展动能。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自今年6月开工以来,始终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建设准则,保持全速推进态势。当前,项目已进入冲刺关键期,各项节点任务按计划悉数落地,为后续按期竣工、如期投运筑牢坚实基础,即将成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引擎”。
Image 1
10月31日,记者走进施工现场,机声隆隆,热潮涌动。大型吊车伸展长臂,精准完成设备吊装作业;作业人员佩戴安全装备分区域同步推进防火墙抹灰、电池舱调试接电、升压站设备接线试验等工作。
“截至目前,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升压站建设工作完成80%,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核心设施已就位;电池舱安装完成65%,首批储能电池模块已进入调试阶段;PCS(储能变流器)舱安装完成70%,电力转换核心设备即将具备运行条件。”项目负责人秦磊在施工现场向记者介绍,按照当前建设进度,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实现并网投产,届时将快速融入区域电力系统,发挥储能调峰作用。
该项目采用非步入式液冷固态磷酸铁锂储能,配套新建一座110千伏升压站,以1回110千伏线路接入红泥湾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侧。预计年均充电电量将达到2亿千瓦时,年均放电量将达到1.9亿千瓦时。
Image 5
秦磊介绍,该项目在技术选型上聚焦高效与安全,采用国内先进的非步入式液冷半固态磷酸铁锂储能技术,相较于传统储能技术,具备散热更均匀、运行更稳定的优势,能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与使用寿命。
储能电站是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布局,其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整合和优化了电力系统运行能力,对于提高电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该项目具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能力,投运后除满足调节负荷需求外,还能发挥减缓电网阻塞,提供爬坡、备用和黑启动等方面的作用。”秦磊表示,随着项目年底并网投产进入倒计时,其对乌海能源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清晰可见。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乌海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绿电能源的消纳能力,并为我国北方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乌海样板”。